當下,在光伏產業技術迭代與價值重塑時期,面對多重挑戰,從前三季度上市公司財報數據來看,整體營收規模下滑,光伏主產業鏈 24 家公司,2025 年前三季度24家制造商實現營業收入2879.5 億元,同比減少 694.41億元,降幅 19.43%,半數企業第三季度營收同比降幅超過10%。
然而,上市公司特別是頭部企業,憑借其規模優勢、技術積累、融資渠道和品牌影響力等綜合因素,依然在市場上保持著領先地位。但是在光伏行業深刻變革與充分競爭的背景下,眾多中小光伏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雖然普遍面臨著規模不足、資金鏈短缺、技術迭代緩慢、銷售渠道單一等共性問題,但是有一些企業恰恰因為他們或在某個細分領域擁有獨到的一技之長,或在某些區域市場擁有良好的渠道和品牌基礎,逆襲而上,成功破局。
面對內卷的困境,企業的破局方式也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眾多企業中,大恒能源以技術實力“蹚”出了自己的新路子。其憑借技術創新與產品實力,構建“全面屏技術+高功率組件”雙重技術壁壘,率先規模化量產,在2382x1134mm版型上,功率與效率分別達650W和24.06%,成為TOPCon技術量產的標桿。

為實現光伏系統“發電更高、收益更大、運維更省、運行更穩”的目標,大恒能源通過持續技術創新,重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價值標準,在核心材料與關鍵工藝等維度集中突破:采用大硅片+半片鈍化+DBB技術,縮短電流傳輸路徑,降低能量損耗,大幅提升電池受光面積,未來可繼續疊加多分片、鈍化優化等技術,實現更高的組件效率;運用新型提效輔材優化封裝工藝,保障電站長期穩定運行;加持全面屏防積灰技術,實現發電量提升6-15%,運維降本超50%。
價值測算——在1萬㎡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中,同尺寸650W組件相較于620W組件,裝機量提升4.84%、系統成本降低2.5分/瓦、年發電收益約增加3.5萬元。綜合實現:相同安裝面積,裝機量與發電收益更高;相同裝機規模,占地面積更節約。

在“雙碳”目標提出五周年之際,大恒能源以650W高功率組件突破技術瓶頸,深耕產品價值!創新引擎全速運轉,新一代670W組件已步入量產軌道,以不懈的技術攀登,驅動產業邁向新高地!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