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多次提及,零碳園區為何如此重要?氫能源如何進入?
意見指出,統籌布局綠氫、氨、醇等綠色燃料制儲輸用一體化產業,打造“靈活負荷”。
劉英麗350人閱6天前氫能評論 -

園區降碳,AEM技術有哪些應用方向與收益?
AEM技術在適配不同類型的園區時,方向與收益點也會因園而異。
劉英麗344人閱21天前氫能評論 -

十五五規劃在即,氫能產業哪些方向較為明朗?
從開年至今,國家一系列的氫能政策與激勵措施來看,以下方向較為明朗。
劉英麗586人閱2025-10-15 10:01氫能評論 -

氫能重卡正成為鋼鐵企業邁向環保績效A級的加速器
清潔運輸已從“可選項”變為鋼企獲評A級的“必選項”
劉英麗1538人閱2025-09-24 11:08氫能評論 -

加氫站和電力系統,誰是AEM產業化破局的關鍵?
國家對加氫站與氫能源車輛都保持了不同力度的扶持,目的就是兩端發力,打破僵局。
劉英麗1597人閱2025-09-19 11:01氫能評論 -

新概念氫電?AEM/SOC初顯崢嶸!
氫電或將成為一種新概念的電力資源
劉英麗1964人閱2025-09-15 10:56氫能評論 -

政策加碼加氫站,背后有哪些考量與機遇?
政策加碼加氫站背后,有哪些考量呢?
劉英麗2333人閱2025-09-08 11:05氫能評論 -

12筆氫車大單 vs 產銷暴跌47%:氫車市場陷入“虛假繁榮”?
這條"農村包圍城市"的特色發展道路,或許正是當前氫能產業破局的關鍵所在。
劉英麗4131人閱2025-07-28 09:02氫能評論 -

綠色甲醇:站在世界能源的拐點之上開始清潔能源的時代
,作為綠色甲醇生產大國的中國當下很多項目還在布局落實中,投產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同時技術的成熟度、經濟性等
劉英麗3951人閱2025-07-07 10:58氫能評論 -

對標PEM,AEM電解槽的突圍之路
PEM適合對性能要求極高的核心場景,而AEM則更具成本效益優勢,更適合規模化推廣、綠色能源配套、分布式制氫等新興市場。
劉英麗3711人閱2025-07-02 09:26氫能評論 -

折價近3成!重塑募資2.8億元,7成投向氫能
此次認購事項預計將為重塑能源帶來總計2.8億元人民幣(約3.06億港元)的資金流入
劉英麗3699人閱2025-06-11 11:09氫能評論 -

綠氫是否必要存在?若必要,何時能實現規模化?
綠氫的戰略必要性已確立,但其規模化征程仍被儲運短板、消納局限與經濟性鴻溝所阻
劉英麗3613人閱2025-06-06 13:19氫能評論 -

質子交換膜如何成為重型車輛行業的“核心引擎”
在“雙碳”目標與國七排放標準升級的雙重驅動下,氫燃料電池技術被列為重型車輛零碳轉型的重要路徑
劉英麗3527人閱2025-06-05 11:30氫能評論 -

專家解讀丨氫能產業發展態勢良好,要素保障體系加速構建
對2025年氫能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展望,為“十五五”時期氫能產業發展方向奠定了基調。
劉英麗3572人閱2025-06-04 11:12氫能評論 -

我國發展氫能船舶的必要性及AEM技術在該領域的發展前景
作為第三代電解水制氫技術,AEM制氫裝備已進入初步商用階段
劉英麗3588人閱2025-06-03 13:47氫能評論 -

37億美元項目被“叫停”!國際氫能市場即將進入“寒冬”?
據悉,如果該項目無法得到政府資金支持,未來或將取消。
劉英麗3715人閱2025-06-03 11:22氫能評論 -

全球氨的平準化成本:綠氨與藍氨的成本競爭力
2050年其成本優勢將覆蓋全球主要市場,中國和印度或率先實現“綠比灰廉”
劉英麗5264人閱2025-05-14 13:10氫能評論 -

豐田警告!氫能源技術將被中國主導
中國在氫燃料卡車領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
劉英麗3705人閱2025-05-07 08:56氫能評論 -

2億噸綠氫產能重構能源版圖:中國三北地區的產業突圍與挑戰
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東北)的綠氫資源潛力每年可達2億噸
劉英麗3978人閱2025-04-27 10:58氫能評論 -

甲醇加注站點建設再提速,醇氫電動商用車新未來
未來,遠醇將圍繞醇氫生態打造科技、高效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醇氫能源綜合解決方案
劉英麗14460人閱2025-02-26 10:21氫能評論 -

耦合CCUS,AEM制綠氫合成綠色甲醇的可行性
隨著新能源電力的快速發展,碳排放占比最大的能源電力行業已經實現了穩步降碳
劉英麗14583人閱2025-01-23 13:19氫能評論 -

10起氫能股權轉讓,氫能未“火”先“賣”了?
國科綠氫(湖州)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核心技術,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的綠氫設備及氫能綜合應用方案。
劉英麗14888人閱2025-01-20 11:00氫能評論 -

氫能公司“扎堆”成立!這些企業什么來頭?
11月,光伏龍頭企業陽光電源和晶澳科技旗下子公司均成立了新的氫能公司。
劉英麗15002人閱2024-12-17 10:43氫能評論 -

氫能源汽車:能源變革中的“氫”風徐來
氫,宇宙中最豐富的元素,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潛力。
劉英麗14446人閱2024-12-16 10:18氫能評論 -

制、儲、運、用全鏈發力,氫能產業發展持續強勁
氫能產業正在全鏈路同步發力,氫能源的廣泛應用正逐步實現。
劉英麗14468人閱2024-12-13 09:46氫能評論 -

技術難、設備卷!綠氫項目難逃成本桎梏?
綠氫項目正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來生產“綠色燃料”
劉英麗15039人閱2024-11-25 09:33氫能評論 -

特朗普獲選!美國氫能產業將如何發展?
特朗普可能通過重寫氫稅收抵免規則來獎勵更多使用化石燃料發電的項目,從而讓這些支持他的石油公司感到高興。
劉英麗14664人閱2024-11-07 09:13氫能評論 -

減免時間2-4年!氫能高速免費,利好的到底是誰?
“雷聲大,雨點小”,氫能高速免費,真有那么香嗎?
劉英麗14762人閱2024-10-30 09:11氫能評論 -

國富VS重塑!誰先敲響上市鐘聲?
目前國內上市的純氫能公司僅有3家,分別是億華通、國鴻氫能以及金源氫化
劉英麗14693人閱2024-10-29 09:53氫能評論 -

《2024年氫能洞察》報告:全球氫能行業已承諾資本達750億美元但仍不夠
到 2030 年,宣布的總投資額將增長約 20%——從 5700 億美元增至 6800 億美元
劉英麗14407人閱2024-10-25 09:28氫能評論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