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余年,我國光伏產業在政策與市場的雙輪驅動下,不僅構筑了全球最完整、最具成本優勢的的全產業鏈,更通過持續的技術迭代,在效率、技術與設備等關鍵環節掌握了自主核心技術,奠定了產業引領者的地位。而作為產業價值鏈核心載體的光伏組件,其角色也在發生深刻演變。
當產業發展進入深水區,規模擴張與市場收益的正相關性逐步減弱,且伴隨更大的不確定性。
特別是在沙戈荒等大型地面電站場景中,投資回報的考量已經轉向技術創新、高效發電和全生命周期可靠性共同構成的綜合價值。
隨著市場化交易全面開啟,圍繞光伏組件的競爭,已從上半場的“規模賽”,切換到下半場的“價值賽”。
一.政策驅動:從“規模”到“價值”
2025年1月,136號文落地,明確5月31日后的新增光伏項目發電量將全部參與市場化交易,標志著傳統固定電價時代的終結。
光伏產業迎來一場深刻的價值邏輯重構:光伏電站的盈利模式,將從追求發電“增量”徹底轉向追求發電“增質”與“增值”,全生命周期價值成為核心。
一方面,政策推動下,產業競爭從“制造成本比拼”轉向“全生命周期價值競爭”。以大型地面電站為例,通過提升整個光伏電站的全生命周期價值,以此降低度電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顯得尤為重要,這其中包含高效組件的選用以及后期智能運維等。
與此同時,136號文的落地也加速推動了組件評價標準的重構:單純追求正面效率已不足以保證項目收益,雙面組件的綜合發電能力開始成為關注焦點。
二.雙面時代評價體系需重塑,綜合效率與綜合發電成更優選
在多晶及PERC時代,組件單面發電是主流,將正面效率作為核心指標符合當時的技術發展階段。當前,在“雙面化”大潮下,主流雙面組件的背面率已提升至80%以上,背面發電貢獻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雙面組件在全球90%的應用場景都有優勢,在草地、沙地及雪地等不同應用場景下背面發電貢獻率可達5.3%至16.55%。
TrendForce集邦咨詢數據顯示,2023年雙面組件市占率突破50%,雙面發電占據市場主流。憑借“正反發電”優勢,雙面組件大幅提高用戶端項目收益,成為下游客戶首選,市場滲透率快速提升。

數據來源:TrendForce集邦咨詢
在實際落地的招投標項目中,背面率(雙面率)也成為國內各大能源央企等投資方考慮的重要指標,如法國電力(EDF)、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 Power)、馬斯達爾(Masdar)、Engie等,都在采購中明確提出了“背面率(雙面率)不低于80%”的要求,可見,背面率已成為進入市場的“硬門檻”。

來源:TrendForce集邦咨詢
因此,當前行業普遍沿用的單一正面效率指標,已無法全面、科學地評估組件的綜合性能與實際發電能力。它忽視了背面發電的實際貢獻,導致評價結果與項目的實際收益脫節。光伏項目的核心目標是最大化發電量,行業亟需建立一套能夠同時考量正面與背面貢獻的全新評價體系。

如上述公式所示,綜合效率同時考慮“正面發電與背面發電”,不僅能更科學、合理地反映當前雙面技術的發展現狀,量化實際發電量,同時納入全生命周期可靠性、運維便利性,為客戶選型提供依據,引導技術升級。
三.綜合發電實力較量:TOPCon vs TBC
隨著雙面組件滲透率快速提升,行業對“綜合效率”“綜合發電”的重視程度空前提升。在這一背景下,TOPCon與TBC的技術差異被放大,成為決定項目收益的關鍵因素。
從技術指標來看,隨著TOPCon企業集體邁入2.0時代,組件功率再次躍升。對比TBC組件,TOPCon 2.0組件在實際電站應用中的綜合發電表現和收益會進一步提高,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 更高發電增益:TOPCon背面率較頭部BC組件高出15%,可有約1.7%單瓦發電增益;
· 更高發電價值:優異的低輻照性能助力市場化交易收益,TOPCon 發電增益在早晚低輻照時段較TBC高約5~10%,綜合售電收益更高;
· 更優的度電成本:TOPCon的LCOE比TBC組件低1.59%-3.4%。
從客戶綜合價值對比來看,在青海雙面發電場景下,TOPCon 1.0產品系統BOS成本雖然略高,但憑借發電增益實現綜合價值反超;升級至TOPCon 2.0后,BOS成本優化與發電增益疊加,使得綜合價值進一步提升,LCOE降幅顯著擴大。
而TOPCon 2.0 735W高功率組件則進一步放大優勢,綜合價值高0.0554元/W,LCOE降低2.31%。
模擬數據顯示,在100MW電站模型中,當峰谷價差為0.3元/度時,即便考慮TBC技術5分/W的成本溢價,TOPCon方案仍能年增收近98萬元,內部收益率(IRR)提升0.89%,且電價波動越大,內部收益率提升潛力越高。
未來,TOPCon技術仍具備巨大的效率提升潛力,通過雙面全鈍化接觸、光陷阱及超細柵線等先進技術,TOPCon電池效率有望每年提升0.3-0.4%。
結語
光伏產業發展歷經從“規模”到“價值”的轉型,是政策、技術迭代與市場需求升級共同作用的結果。而TOPCon與TBC等新型組件技術的競爭,為下游客戶提供了更多元的選擇,也推動行業技術不斷突破。
TrendForce集邦咨詢數據顯示,截止2025年底年TOPCon產能占比約82%,已確立了其市場主流地位。基于全面的綜合價值優勢,TOPCon更符合市場化的選擇,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繼續保持主流技術地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